Close

首个贝聿铭大型回顾展将于今年 6 月在香港开幕

贝聿铭被选中设计马萨诸塞州 Dorchester 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时拍摄的肖像,1965 © John Loengard/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Shutterstock

贝聿铭的建筑项目备受瞩目,纵贯七十载,横跨辽阔地域,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大罗浮宫、香港中银大厦和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这些地标奠定贝聿铭在建筑史和流行文化的显赫地位,其人生跟事业,亦由权力关系、复杂的地缘政治、文化传统和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城市风格互相交织,形成绚烂繁富的经历。他的跨文化视野,为当代世界奠下了基础。

“这次展览是对多年研究原始档案资料的成果,记录了贝聿铭杰出的职业生涯,并追踪他在世界各地设计建筑作品的轨迹,彰显他对当代建筑的深远影响。” 

郑道炼,M+副总监及总策展人

中国银行,中国香港

苏州博物馆,中国苏州

百夫长公寓,美国纽约

此展览获得贝聿铭遗产管理委员会、贝氏建筑事务所、及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的支持,由M+设计及建筑策展人王蕾、荷兰鹿特丹The New Institute馆长兼艺术总监陈伯康共同策划。 此回顾展将展出逾三百件展品,当中不少展品将首次公开亮相。 这些资料包括绘图手稿、建筑模型、相片、录像和其他档案纪录。

“贝聿铭是世界上享负盛名的建筑师,尽管如此,人们对他及其贡献的了解却相对少。我们希望这次展览能进一步揭示这位建筑师在个人、城市甚至整个世界多个层面的影响力。”

王蕾和陈伯康,「贝聿铭:人生如建筑」联合策展人

IM_Pei_Sandi_Pei-crop

贝聿铭和贝礼中2009 年

展览分为六大主题,近距离探索贝聿铭的生活和工作。这些主题不但充分展示贝聿铭独特的建筑手法,更将其作品与社会、文化及其人生轨迹交相对照,显示建筑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这些是:

  • • 「贝聿铭的跨文化底蕴」展示贝聿铭成长和修读建筑学的经历,为他日后能够挥洒自如地融会不同文化、结合传统与现代,奠定坚实的基础。
  • • 「房地产和都市重建」揭示贝聿铭任职于纽约房地产商齐氏威奈公司这段鲜为人知的事业经历,以及1960年代他在美国及后来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参与过的混合用途规划、住屋和都市活化项目。
  • •「艺术与公共建筑」聚焦贝聿铭所设计的博物馆,以及他与亨利.摩尔和赵无极等艺术家的紧密合作。在此部分可见他视博物馆为公共空间,深信艺术与建筑之间的对话十分重要,也可见他对当代艺术的喜爱。
  • • 「权力、政治与赏识青睐」揭示贝聿铭如何凭藉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解决问题的高明手腕,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敏锐体察,在许多重要的委约项目中成为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在他职业生涯中的这些重要项目,既获得客户支持,亦曾引起争议。
  • • 「物料改良与结构创新」展示贝聿铭及其团队在採用物料和建筑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对混凝土、石材、玻璃和钢材的运用,藉此造就建筑设计上的创新。
  • 「以设计重新解读历史」 探讨 贝聿铭长期以来对于为不同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设计现代建筑作品的浓厚兴趣,特别是与他故国有关的建筑项目。他主要将文化和历史建筑原型去芜存菁,从中获得构思造型和空间的方针,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展览亦展示十一幅委约七位国际摄影师在全球疫症大流行期间拍摄的照片,重新审视贝聿铭仍具影响力的作品。 参与摄影师包括何兆南(香港)、久保田奈穗(纽约)、李国民(台北)、乔瓦娜.席尔瓦(米兰)、穆罕默德.萨姆吉(杜拜)、田方方(上海)和米田知子(东京/伦敦)

贝聿铭和贝礼中2012 年

“本次展览首次向公众展示了我们的父亲富有成果、影响深远的职业生涯,特别是阐明了跨文化的影响和独特的历史环境,这些因素造就了他作为建筑师和世界公民的独特地位。多年来,展览从众多来源收集资料,详细介绍了一个非凡的个人故事,只有通过完整的讲述,才能揭示他漫长而乐观的一生中的复杂性、挑战和成就。我们为这次展览感到自豪,并感谢 M+ 团队全面、睿智和富有启发性的记录。”

贝礼中, 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

为配合展览,出版商Thames & Hudson与M+将于2024年6月联合出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此刊物共有400页,附有471幅彩色图片。书中展示了贝聿铭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或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经历,其中包含大量未曾出版的文献、全新委约拍摄的照片、文章,以及不同学者和曾与贝聿铭共事的人所分享的轶事。